奶粉新國標會不會加速配方同質化?
導讀:近日,“首批”符合新國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名單正式出爐,在行業內掀起不小的波瀾,伊利金領冠和君樂寶旗幟拔得頭籌,率先完成配方升級拿下新國標。
作者:奶粉關注
毋庸置疑,配方注冊號就是奶粉的“身份證”,首批名單發布,渠道也開始將新一輪選品提上日程。目前來看,新國標門檻更高、要求更嚴格,一部分研發實力不夠強的小品牌將被淘汰出局。同時這一輪配方注冊后,會不會導致市面上奶粉同質化,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。
中國奶粉市場的“供給側改革”
在“新國標”主導下,中國奶粉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“供給側改革”。
2021年3月,國家衛健委發布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》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配方食品》和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幼兒配方食品》3項標準,新國標進入為期2年的過渡期。
政策變動就是指揮棒,多家乳企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推進配方調整升級,2021下半年呈現出扎堆遞交審批的熱潮。具體來看,此次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新國標對嬰配粉的配方元素進行了精細化調整,這就對乳企的原材料供給、工藝技術、配方研發實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新國標嚴格要求下,必然有些企業申請不起或不再申請,龍頭企業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。有相關數據顯示,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奶粉市場集中度提升空間還很大,目前我國奶粉市場CR3(TOP3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之和)為36%,而美國為90%。新國標及二次配方注冊實施后,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,一些企業正在考慮轉戰兒童粉、成人粉市場,不過目前來看,除嬰配粉之外,巨頭也在加快爭奪這一片市場。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新國標高于歐美國家的標準,部分進口品牌在申報注冊時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。上一輪配方注冊后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國產品牌持續壯大一步步崛起,實現了反超,二次配方注冊一方面是高于歐美標準的新國標,另一方面還有疫情影響海外品牌的注冊進度,國產品牌應該獲得一些領先優勢。
新國標及二次配方注冊會不會加劇奶粉配方同質化?
2021年8月在母嬰行業觀察主辦的“第七屆全球母嬰大會”上,行業分析師宋亮曾表示,“新國標及二次配方注冊疊加,所有有資格申請的企業會借這次機會把能添加的都添加,可能會加劇產品的同質化?!?/strong>
誠然,標準提升對于整個行業提高品質是一件好事。例如,新國標中將部分可選擇成分調整為必需成分,對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修訂其最小值,對乳清蛋白、蛋白質等宏量營養素的含量和質量要求也進一步做了修訂……促使奶粉企業多在產品上下功夫。但這會不會使得不同品牌間的產品更加趨同?
為此,我們也采訪了一些企業:
“奶粉產品端的核心區隔不僅僅是營養成分添加,還涉及配方優化、生產工藝等多方面?!?/p>
“同質化競爭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,為夯實自身競爭優勢,頭部企業都是早做準備,建立了相關的科研項目?!?/p>
“二次配方注冊不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品牌格局?!?/p>
事實上,嬰配粉的技術突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以“黃金標桿”母乳為例,據了解母乳當中有上千種氨基酸和活性物質,但這些活性物質目前被發現的只是少數,實際應用的數量也非常少,未來隨著技術發展,產品端的精進是永無止境的。
同時頭部企業都在加大科研投入,例如飛鶴2021年發布中國母乳研究三大科研成果,率先實現了從“中國母乳成分含量研究”到“中國母乳成分微觀構成及功能研究”的跨越升級;伊利金領冠成功打造出“中國專利配方”和“六維易吸收體系”,使其成為業內擁有最多配方專利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;惠氏啟賦超高端系列產品對HMO活性營養、OPN活性蛋白等優質成分的應用不斷推動嬰配粉的產品創新方向……
總體而言,面對新國標及二次配方注冊,頭部企業是“各有各的辦法”,中腰部及尾部小品牌則是“生死考驗”。
文章來源:母嬰行業觀察